雪萊的奧西曼迭斯的借了什么對君主制和獨裁者諷刺,?
摘要:雪萊是偉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,改革家,。Ozymandias(奧西曼迭斯)是雪萊的一首抒情詩,,詩作意蘊深長,,值得揣摩。從詩人的角度,,雪萊剖析了歷史人物相較于藝術的渺?。欢鴱母母锛业慕嵌?,體現(xiàn)了其對于人民疾苦的擔憂和未來的希望,,以及對毀滅與創(chuàng)造的認識。王佐良曾評價雪萊的詩具有深刻的意義,,他在翻譯《奧西曼迭斯》時追求以詩譯詩的境界,,從譯文形式與感情表達上都體現(xiàn)了詩歌之美。本文擬選取王佐良的譯本進行研究,,從而更加透徹理解本詩,。關鍵詞:希望;以詩譯詩,;感情表達本文從譯文的形式和情感表達兩個方面對《奧西曼迭斯》的譯本進行賞析,,領略詩與譯文之美,同時發(fā)掘對于譯者的啟迪,。王佐良經(jīng)過精心的雕琢,,呈現(xiàn)令讀者拍手叫好的優(yōu)秀譯文,這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重點詞,、語,、句來進行對比分析,,以顯化譯文特色,揭示詩中的隱喻及文化內涵,。王佐良在形式上進行了適當?shù)淖兓?,而在意義的提取上做到了精益求精。一,、譯文的形式一般來說,,就文學翻譯來說,保持作品的原有形式是保持其魅力的一個重要要求,,從釋意理論的應用領域,,即口譯及非文學翻譯中就可見一斑,但王佐良對于《奧西曼迭斯》就突破這一桎梏,,大膽地嘗試意譯,,適當?shù)母淖冊娮餍问剑〉昧孙@著的成效,。這里以三個例子,,分別是講話人的改變,對詞的融合和對句子結構的改變來分析王是怎么以詩譯詩的,。開篇第一句“I met a traveller from an antique land”,,王佐良譯為“客自海外歸,曾見沙漠古國”,,譯文改變講話人身份,,選取旁觀者的角度去見證這一切的發(fā)生,將故事轉達給我們,,這樣的口吻隱約給人以久遠之感,,與后文的千秋霸業(yè)隨著歷史煙消云散形成一個無形的呼應,給詩平添幾分韻味,。同時,,這樣的敘述引導讀者代入進去共同見證,形成共鳴,,這一點從激發(fā)讀者的興趣,主動發(fā)掘詩的內涵的角度來說,,是很好的,。“antique land” 實際上指的是古埃及,,詩人這里選取“antique”而非“ancient”,,暗示了古埃及的強盛和輝煌。這里王譯為沙漠古國,,是在給讀者交代一個大致的背景,,讓讀者在自己查閱相關資料中有更深的體悟,。提到埃及,人們會首先聯(lián)想到尼羅河,、金字塔,、獅身人面像、法老王等代表事物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,,其文明之強盛可想而知,,但是在詩作末尾出現(xiàn)的蒼涼的景色又與強盛的過去形成諷刺的對比,這不得不說是一種盡責而又高明的手法,。這里王佐良改變了原文中敘述者的身份,,改變了原詩的形式,但是在后面進行增補,,這是從整首詩作的角度去考慮的,。這也為譯者提供了借鑒,在詩作的翻譯,,或者說是文學作品的翻譯中,,考慮到文學作品的內涵、藝術手法,,很多鋪墊和對比都是需要考量全局的,,王佐良的大局觀是值得譯者學習的?!癴rown”,,“wrinkled lip”,“sneer of cold command”是描寫奧西曼迭斯雕像的模樣,,這里的幾個詞被王融合成了“但人面依然可畏,,那冷笑,那發(fā)號施令的高傲”,,這一句就足見王較傾向意譯,,而形式則得到轉化。他沒有按照原詩的結構,,把“蹙眉”,、“抿嘴”、“冷笑”等神態(tài)描寫出來,,而是選擇通過融合來直接把雕像神情中蘊含的不可一世展現(xiàn)給讀者,。實際上,奧西曼迭斯是古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二世的希臘名字,,據(jù)史料記載,,這是一位暴虐無道的帝王。譯文從整體上給了讀者一個立體的形象,,讓讀者將其叱咤風云的姿態(tài)與破碎的面容進行對比,,比起單獨分裂開來的詞對詞的轉化,,更能從整體上塑造奧西曼迭斯的形象。這里王依然是選取了增補,,將“冷笑”的意義,,即不可一世的高傲展現(xiàn)給讀者,所以他的翻譯是很靈活的,。將一種翻譯方法的運用特定局限于某類文本是不合理的,,衡量譯作優(yōu)秀與否的標準應當是其整體的表現(xiàn)力,對原文含義的把握和傳達,,王在這一點上就做的很好,,大膽嘗試,精益求精,,這是在譯文中可以看見的態(tài)度,。“Of that colossal wreck,,boundless and bare”被王譯為“寂寞平沙空莽莽”,,這里他沒有把兩個小短句按照原來的結構分兩小句譯出來,而是注重詩歌形式上的韻味,,“寂寞平沙空莽莽”正如“白云千載空悠悠”,、“無邊落木蕭蕭下”,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,,而且場景躍然紙上,,讓讀者沉醉于這種詩歌獨特的韻律中。這種靈活的譯法是王佐良以詩譯詩的追求,。這一處理詩歌內涵完完全全呈現(xiàn)出來,,而非簡單形式上的對等,而導致意義和韻味的缺失,。正因為詩歌的語言具有很強的內在化,,人們推崇隱,而非顯,;推崇曲,,而非直,不同語言的構成要素也很復雜,,所以說通常人們認為譯詩是很難的,。但王佐良在對于本詩的處理上靈活巧妙,不拘一格,,而又極好地做到了對原詩作的忠誠,在藝術層面和形式上將詩的形美呈現(xiàn)給讀者,,可以說王是一個譯者,,也同樣是一個詩人,。二、譯文的情感表達王對于雪萊有著較為深入的研究,,除了浪漫主義詩人的身份,,雪萊還是一位改革家和哲學家。正因這樣的多重身份,,雪萊對事物的變化,、發(fā)展、消弭有著深刻的領悟,,對暴君的不屑和斥責,、人民疾苦的憂慮、對未來的美好希望,、對毀滅與創(chuàng)造的認識都展現(xiàn)在《奧西曼迭斯》里,。在譯文的情感表達和隱喻上,王佐良花了大工夫,,追求實現(xiàn)與原詩相當?shù)谋憩F(xiàn)力,。這里從兩個不同層次的意義分析譯文在情感表達上的處理?!癟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”,,這一句是有隱含的意義的?!癿ock”一詞一語雙關,,其一,生動地為讀者展示出霸業(yè)宏圖終隨歷史褪色的場景,。這么一位冷酷無情的帝王卻難逃更加殘酷的時間,,令讀者不由得聯(lián)想到“黃鶴一去不復返,此地空余黃鶴樓”,,鮮明的對比躍然紙上,。其二,“mock”與“Sneer of cold command”形成鮮明對比,,前一句還是站在金字塔頂端俯視眾生的暴君,,現(xiàn)在卻成了殘垣斷壁,是雪萊,、其所代表的藝術家以及廣大人民對暴君的諷刺,。也就是說這里的“mock”是雪萊特意設計,這一設計就如同喬治斯坦納在其闡釋學翻譯四步驟中提出的“aggression”,,帶有一定的個人傾向,,是詩人精神意志和價值觀的體現(xiàn)。endprint接下來著重分析筆者最鐘愛的一句,“My name is Ozymandias,,king of kings:Look on my works,,ye Mighty,and despair,!”王佐良的譯文是“吾乃萬王之王是也,,蓋世功業(yè),敢叫天公折服,!”這句話出現(xiàn)在雕像的底座上,,極具氣勢,將一個不可一世的帝王描繪出來,。首先,,譯文采用了古漢語的句式,“My name is Ozymandias,,king of kings” 被王譯為“吾乃萬王之王是也是也”,。“吾乃…是也”通常來講是一種自傲的說法,,比如說“吾乃常山趙子龍”,,比起“我是…”,語氣強烈,,符合一代帝王的身份特征,,那種凌駕于萬物之上的高傲躍然紙上,且非常有詩的味道,,故而這一句從韻味和意義上都很符合詩的美,。其次,他翻譯的“敢叫天公折服,!”也是一種很符合中國人語言習慣的說法,,我們曾讀過“我勸天公重抖擻,不拘一格降人才”,,也讀過“為有犧牲多壯志,,敢教日月?lián)Q新天”,讀者首先知道天公就是我們敬畏的老天爺,,還了解“敢叫”則是對“老天爺”的叫板和挑戰(zhàn),。實際上英語文化里的 “God” 和 “King” 和中國文化并不同,王佐良這里采用了歸化的方法,。這里讀者需要知道的就是這句話是表現(xiàn)其大無畏還是狂妄無知,?放在本詩中,本詩以暴君目空一切的姿態(tài)與給人民帶來的痛苦作比較,,這種無形的諷刺讓詩的藝術價值更高,。雖然這句話還刻在巨大的雕像上,,但他已經(jīng)湮滅在歷史長河。越是強烈而驕傲的語氣越令雪萊眼中的雕像顯得殘破和滄桑,,這種鮮明的對比具有極強的表現(xiàn)力,,讓詩歌的張力在讀者眼前爆發(fā),形成了本詩的高潮,。再安排剛才提到的本詩末尾的 “寂寞平沙空莽莽”,緊隨這一高潮,,這種一下子跌落谷底的落差讓詩的高潮戛然而止,,這種意猶未盡的遺憾讓讀者平復下來,展開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揣摩,,發(fā)掘更深層次的意義,。提到更深層次的含義,就必須看最后一句“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”王將其譯為“伸向荒涼的四方”,。結尾的寂寥和荒涼給讀者呈現(xiàn)了一幅萬物歸于初始的狀態(tài),,在這種表面的平靜之下,掩藏著一種蓄勢待發(fā)的活力,。也就是說雪萊對未來的可能充滿著希望,,創(chuàng)造力可以改變過去的傷疤,希望是治愈人民傷痛的良藥,。所謂“創(chuàng)造必先毀滅”,,前文提到過雪萊是詩人,也是革命家,,他這種對未來的希望是可以為讀者感覺到得,。王佐良的譯文讓讀者想到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,其雙眼化為日月,,四肢化為四極,,其呼吸化為風云,聲音化為雷聲,,血液變成江河,。這與“伸向荒涼的四方”給人的“一切從這里開始”有著相似之處,無論現(xiàn)在多么黑暗,,縱然像天地初分時候,,地球沒有任何文明之時,也正蘊含著毀滅之后的重生,,終有一天會有新的文明取代舊事物,。放在本詩中與當時詩歌創(chuàng)作的歷史時代下,則是對黑暗過后黎明的期待與充滿信心,。所以說雪萊在詩的造詣上很高,,在對人生、世界的認識上也是極為深刻的。三,、對于譯者的啟示王佐良《奧西曼迭斯》譯本對于譯者的啟示有三:第一,,對于詩人、或者說是原文本作者的了解是必須要做的,,包括其生活經(jīng)歷,,性格特征,作品風格以及其價值觀等,,這是翻譯的基礎,。因為藝術的創(chuàng)作是源于生活,高于生活的,,在人生閱歷的基礎上,,好的作品才能呈現(xiàn),否則作品會給人以空洞感,。那么譯者對詩人人生經(jīng)歷的了解是不可獲取的,,有了這個基礎才可以談翻譯。第二,,語言水平的培養(yǎng)一定要加強,。不能把握語言的美感,不能掌握詩學的語言是不具備譯詩的能力的,,本文提到過詩歌是藝術性很強的作品形式,,學者普遍認為以詩譯詩難,但并非不可能,,精研漢語,、英語,多讀詩,,多了解外國文化,,是培養(yǎng)翻譯素質的很好途徑。這里還要提一點,,就是許多人忽視漢語水平的提高,,只是注重英文素質的培養(yǎng),這樣難以達到“學問貫中西”的境界的,,也就是說沒有優(yōu)秀的中文水平作為依托,,翻譯是一件難事。第三,,不要循規(guī)蹈矩,,要大膽嘗試,敢于突破,。詩是文學作品,,形式固然重要,,形式美和意蘊美的結合才能給讀者以美得享受,但王佐良的譯本靈活多變,,張弛有度,,翻譯策略和技巧運用的爐火純青,在譯文中多處可見其對形式的改造和對意義的補充和轉化,,這是一個自信的譯者所必須的,。所以,譯者應當具有嘗試的勇氣和創(chuàng)造力,,當然這是建立在具備基本的翻譯素質和對詩歌的把握上的,。